近日乌克兰分裂?;泳?,亲俄与亲欧族群对立严重,克里米亚要在本周日进行公民投票,表决是否加入俄罗斯。
有朋友听见“公投”两字,便会热血上头,忙不迭拍掌叫好,但有趣的是,这次反对的,并不只是乌克兰新临时政府,还包括向来支持民主、人权的美国和欧盟。当然,他们的反对总有出自地缘政治的私利考虑,但试想,当克里米亚整个半岛都布满俄军,我们也不能纯粹从理想主义来看待这次所谓“公投”,它随时只会是由俄罗斯摆布。
克里米亚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约七十多年前,纳粹德国吞并捷克的一幕。1938年,希特勒垂涎两国边境居住了三百多万日耳曼人的苏台德区,借口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同胞,要为他们“伸张正义”。
他先鼓励当地日耳曼人组成政党,要求苏台德区完全自治。后来,他又要求让苏台德区以公投来实现民族自决,并声称德国不惜为此出兵一战。结果,英法两国妥协,要求捷克为此进行公投,并以引发战争两国将坐视不理为威胁,强迫对方接受,最终捷克被迫饮恨。但此时贪得无厌的希特勒又改变主意,要求公民投票前,先让德军开进争议中的苏台德区。结果,英国“绥靖主义”首相张伯伦不断做出让步,最终签订了史上有名的出卖捷克的《慕尼黑协定》,准许德军立即进驻苏台德区,以为这样便可遏止德国对捷克进一步的领土要求。只可惜,这并没满足希特勒的狼子野心,之后,他进一步策动捷克其他地区宣布独立,成为德国的“?;す?,到最后,索性吞并了整个捷克。所以,公投和民族自决,自然有其道德光环,有时却得慎防它在列强的利用摆布下,成了实现他们野心的工具。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一宗民族公投自决案——外蒙独立案。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局势动荡不安,外蒙趁机搞分裂,并在苏联推动下,于1921年正式宣布独立,但一直未获中国承认。二战后中国跻身五强,废除大部分不平等条约,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丢了外蒙,究竟怎么回事?
1945年2月,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国领袖瞒着中国,签订了《雅尔塔密约》,苏联说服美英承认外蒙古独立现状。但为何罗斯福又肯就范,出卖盟友中国呢?因为当时日本陆军实力仍十分强大,尤其是在中国境内如神话般的关东军,而美国却早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而原子弹开发成功与否仍属未知之数。为避免战争旷日持久,罗斯福只好乞求斯大林于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后,调动军力,出兵东北,分担美军重担,让战争早日结束。但斯大林当然不是省油的灯,乘机敲诈勒索一笔,外蒙古遂成了苏联的索价,以及美苏双方政治交易下的牺牲品。
国民政府为何又会哑忍丧权辱国的《雅尔塔密约》呢?二战尚未结束,蒋介石心思早飞到共产党身上,盘算如何笼络美苏两国,安心剿共,遂咬牙签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牺牲外蒙古,以换取苏联答应把军需物资转移给国民政府、日本投降后苏军于3星期内撤出东北、承认东三省为中国领土,以及不介入新疆分离主义运动等条件。
为了向国民交待,为自己找到一个分裂祖国的台阶下,蒋介石竟想出如此“妙计”,向苏联提出:“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闭馕抟墒且浴肮裢镀薄笔雇饷啥懒⒏戏ɑ恕?/span>
但问题是,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公民投票呢?当时国民政府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奉命往外蒙“参观”公民投票。雷回国后撰写报告:“(该项投票)实则在政府人员监督之下,以公开之签字方式表示赞成与否,人民实难表示自由之意志,故此项过程,纯属掩耳盗铃之举。”
从中可见,这次投票纯属瞒天过海之举,当时国民政府是心知肚明的。但为了避免尴尬,它还是坚决拒绝公布这份报告,企图封锁真相。直到蒋介石死后,上世纪80年代,雷才有机会公开撰文揭露相关史实。(以上见于汪荣祖、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一书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