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_全国名媛凤楼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

“碳”路海草床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张茂 邱江华 日期: 2023-09-08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日落时分,“蓝碳”项目组成员仍在进行海草植物群落调查。在整个海洋碳汇实验中,科研人员需要起早贪黑,甚至通宵实验,来摸清海草床生态系统昼夜节律的变化(张茂/图)

从高空俯瞰约10平方公里的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潟湖,宛如巨大而透亮的眼眸,隐约可见湖面下一片绿色向远方延展,那是连绵的海草。清晨6时,湖水正值低潮,几艘科研渔船停靠湖边,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沈渊正组织团队,为开展海草床碳汇研究做好准备。

从高空俯瞰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潟湖,隐约可见湖面下一片绿色的海草床(张茂/图)

“不摸鱼捉虾,我们的实验对象是海草及其栖息环境。”沈渊介绍,连片分布的海草又称海草床,除自身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外,还能通过拦截作用捕获大量的碳,并将其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海草床占全球海洋面积不足0.2%,但每年贡献约10%的海洋有机碳埋藏,是全球蓝碳(海洋碳汇)的重要贡献者。海南是我国海草分布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厦门大学博士后顾肖璇(右)进行水下及水上光量子监测(张茂/图)

“蓝碳”项目成员进行水气通量Chamber展示。Chamber为项目组成员根据海上实际操作需求改装,增加漂浮装置,帮助Chamber更好地适应海上作业条件,该设备用于测定不同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张茂/图)

近年来,业界对蓝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对于红树林等蓝碳生态系统,目前国内外尚未构建起统一的海草床蓝碳碳汇储量及增量计算方法。沈渊说,团队目前所开展的工作,旨在探明中国典型海草生态系统的碳源汇格局、碳库储量及碳循环过程与机制,为建立和完善海草碳汇方法学体系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这对日后推动蓝碳发展至关重要。

7时,科研渔船缓缓驶向第一个目标点,团队成员开始分别对水体、大气、浮游动植物等进行定点采样分析。海上作业条件艰苦,一阵阵浪打来,渔船随波摇晃,站在船上进行水气通量监测的厦门大学博士后顾肖璇险些摔倒。为保持稳定,她只能半跪在甲板上进行实验。

有时海上作业风浪大,水气组成员为了?;ひ瞧鳎觳惨』巫不鞔宀擞偾?span id="quwbcoaxkiao" class="cm_pic_author" style="color: #aaa;">(张茂/图)

不远处,沈渊手举风速仪监测风速,还有成员在做生物多样性调查。他们淘洗样方内挖出来的泥沙,而后将沉积物中的各种底栖动物挑拣到培养皿内,带回实验室鉴定物种,用以反映海草床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项目组成员需要实时监测平板上的数据情况,来调整实验操作流程及测定时间;该设备用于实时显示甲烷、二氧化碳及氧化亚氮气体通量浓度的变化(张茂/图)

“海草床的碳通量估算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异性,环境的碳水平输送会对海草床的碳周转、埋藏速率产生影响。为此,我们在黎安潟湖设置了25个点位,对不同时期各点位海草床的数据进行监测,以期通过海洋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专家的联合协作,研究并建立海草床碳汇核算方法的统一标准?!惫诵よ?。

浮游组成员调查底栖生物多样性,将样方内挖出来的泥沙一点点在筛网上淘洗,再将沉积物中的各种底栖动物仔细挑拣至培养皿内,用酒精固定,带回实验室鉴定物种,用以反映海草床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张茂/图)

为了能第一时间处理样品,保证数据质量,他们专门把一批设备从厦门运到海南。样品在临时实验室经过过滤等预处理操作后,将运回厦门大学,进一步测定水体中的有机碳、无机碳、营养盐等参数。

在一天短暂的低潮期,浮游组成员调查海草植物群落,记录样方中植物的株高、基径、叶片数等相关数据(张茂/图)

近一年来,该实验室团队已经三次到陵水开展相关实验。厦门大学教授陈鹭真表示,项目产生的研究成果将服务于蓝碳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评估。通过蓝碳发展增加碳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黎安潟湖出??诘匦胃丛?,在运送海水采样时遇到渔船搁浅,两名成员立即跳入水中助推渔船解困(张茂/图)

除了海南,这个科研团队还将奔赴更多的区域探索海洋蓝色价值。这批年轻的科研人员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全球首个海草床和盐沼的碳汇交易项目能产生,进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探索又一条可行途径。

沈渊展示水化学组采集的样品。这些样品被运往岸边搭建的临时实验室进行过滤等预处理操作,后续样品将运回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测定水体中的有机碳、无机碳、营养盐等参数(张茂/图)

退潮后,黎安潟湖滩涂完全裸露,成员在海菖蒲区域调查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海草植物群落结构(张茂/图)

王宏伟在进行叶绿素a样品的收集与处理。该项工作耗时耗力,野外采样只需5分钟,而室内实验处理需要5小时,通过测试样品、分析数据,评估调查海域海草床的生态状况和碳汇能力(张茂/图)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9期 总第839期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21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