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_全国名媛凤楼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

湖南沅水龙舟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陈正军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聂阳欣 日期: 2025-06-02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湖南怀化中方县铜鼎镇燕尾龙舟制作基地,一艘艘新龙舟奔赴各地赛场(陈正军/图)

闻一多在《端午考》中以诸多古代文献考据端午节日的起源,推测其为崇拜龙图腾的氏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即“龙的节日”。因此,流传下来与龙相关的习俗,最明显的是龙舟竞渡。然而,另有民俗学者指出,在端午竞渡习俗的源头吴越和荆楚,先民们崇拜的是鸟文化,荆楚地区流传最广的龙舟起源还是屈原投汨罗江,百姓用舟楫援救,南北朝时期记录风俗的《荆楚岁时记》将此舟楫称为“飞凫”。

湖南常德柳叶湖,市民包粽子过端午(陈正军/图)

在与汨罗江同属洞庭湖水系、又是古楚之地的沅江流域,端午竞渡的传说也与屈原密不可分。相传屈原投江的噩耗传至沅江流域已是十日之后,因此流域内一些地方的竞渡是在农历五月十五的“大端午”节举行。

湖南怀化中方县铜鼎镇,枣子村的龙舟按红色姓氏旗修整刷红(陈正军/图)

沅江的龙舟形制独特,其中的燕尾龙舟极具特色。当地先民对凤鸟、鳄鱼、蟒蛇充满敬畏和崇拜,舟体逐步演化为“鳄首、蟒身、飞燕尾”的造型。燕尾龙舟常选用十年以上的大杉树制成,船体厚重,不易侧翻,与常见的轻便舟体不同。一艘龙舟需要经过选料、锯料、发墨、制作、捻船、上油、成型、下水等多个环节。

湖南怀化中方县铜鼎镇燕尾龙舟制作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燕尾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米允清讲述龙舟历史(陈正军/图)

竞渡时,燕尾龙舟比拼的不仅是速度,还在力量上有着激烈的博弈。燕尾龙舟的船头没有龙头,取而代之的是两三名坐在最前方的身强力壮的人,俗称“活龙头”。在与其他龙舟接近的时候,“活龙头”要施展双臂的力量,与其他队伍相互“掐龙头”,阻止对方前进。此外,舟上还有艄公、鼓手、划手等角色,共有五六十人。组建一支龙舟队伍,往往需要集合整个村庄青壮年男丁的力量。

湖南怀化中方县铜鼎镇燕尾龙舟制作基地,制作龙舟的师傅回家吃饭时顺手带回一捆木料作柴火(陈正军/图)

依靠姓氏和血缘组成荣辱与共的集体,以龙舟的颜色和燕尾的纹饰来标识身份,竞渡的表现直接关系到集体的气势。沅水有俗语“宁输权,不输船”,宁可村庄没人当官,也不愿意输掉龙舟赛,可见当地人对端午竞渡的重视。

燕尾龙舟制作基地,掌墨师傅在为龙舟弹墨定线(陈正军/图)

因此,端午是沅江流域民众归乡的重大日子。有的村庄还保留16岁至60岁成年男子必须返乡参加“扒龙舟”的乡约,出嫁的女儿也必须回娘家支持活动。系列节日活动条目繁多,包含了下水闹江、上红挂彩、祭祀神灵、龙舟竞渡、收船入坞、吃龙船饭等等,持续时间长,参与人群规模大。民俗与乡情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在人口流动的时代,一艘龙舟、一条江水,将外出的游子牵引回故乡。

燕尾龙舟制作基地,漆匠为龙舟涂抹桐油(陈正军/图)

中方县铜鼎镇,14岁的米家男孩说扒完龙船过“童关”(陈正军/图)

湖南怀化沅陵县龙舟广场,龙舟赛的划手参加请龙祭神仪典(陈正军/图)

湖南怀化中方县铜湾镇,不同颜色“姓氏旗”的队伍待令竞发(陈正军/图)

湖南怀化辰溪县龙头庵乡,冒雨观看龙舟赛的女游客(陈正军/图)

湖南怀化辰溪县龙头庵乡,燕尾龙舟上吹双管唢呐的乐手(陈正军/图)

湖南怀化溆浦县大江口镇,两支燕尾龙舟队奋力争先(陈正军/图)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镇,人们观看传统龙舟赛(陈正军/图)

湖南怀化辰溪县黄溪口镇,“掐龙舟”的汉子展示力量(陈正军/图)

边城镇,龙舟赛后,人们跳入水中争抢寓意好彩头的鸭子(陈正军/图)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9期 总第839期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21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