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_全国名媛凤楼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

【聊斋】皇帝的谥号与庙号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邹金灿 日期: 2018-01-03

所谓谥号,是指古代的一个人死后,活着的人对他的一个盖棺论定,这种评价可褒可贬,如末代皇帝的谥号往往是“哀”。此外,谥号不是皇帝专有,各级官员有功德者,都可拥有。

对中国皇帝的称呼,常见后缀有“帝”、“祖”以及“宗”。一般而言,称“xx帝”的,往往是称他们的谥号,如汉武帝(谥号孝武),或称他们的年号(常见于明清两代),如康熙帝、乾隆帝等。而凡是带“祖”或“宗”,则是称呼皇帝庙号。

所谓谥号,是指古代的一个人死后,活着的人对他的一个盖棺论定,这种评价可褒可贬,如末代皇帝的谥号往往是“哀”。此外,谥号不是皇帝专有,各级官员有功德者,都可拥有。秦始皇认为,谥号这种玩意,属于子孙议论先人、臣下议论先帝,不好,把它废除了。于是他就叫始皇,这不是谥号。到了西汉,才恢复了谥号制度。

皇帝死后,活着的人掂量其生前所作所为,论断他有没有资格单独立宗庙,以供后人祭祀瞻仰,这个宗庙需要一个名堂,此名堂就是庙号。庙号只能是皇帝专有。谥号可褒可贬,庙号就只有褒义,简单说是“祖有功、宗有德”。

在庙号方面,一般而言,一个朝代只有一个祖,这个祖是开国皇帝,一般称高祖或太祖,其后的都称宗。但也有例外,例如曹魏一朝就有3个祖。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曹家已然丢掉敬畏,与其篡汉自立的行径,有着相同的精神血脉;二是愈到后世,人臣就愈是曲阿上意。明朝有两个祖: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朝有3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这些解释起来当然是一套套的,但一个朝代“多祖多宗”,始终说不过去。

在控制庙号这方面,汉朝做得很好。在东汉时仍然保留庙号的西汉皇帝,只有4个:汉高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文帝),汉世宗刘彻(汉武帝),汉中宗刘询(汉宣帝)。这符合一祖多宗的惯例,也没有滥派。汉景帝奠定文景之治,但他没有庙号,因为汉人认为他冤杀晁错、引发吴楚七国之乱,统治有瑕疵,不配拥有庙号。

汉昭帝在位十几年,都没有为功业显赫的武帝立宗庙。宣帝登基,才为武帝立了宗庙。到了西汉末期的汉哀帝时期,事情变得有意思了,大臣开始议论: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导致国用虚耗、民不聊生,不配享有庙号。群情汹涌,最后是学者刘歆站了出来,肯定了武帝的功绩,才保留了武帝的世宗庙号。

南北朝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无帝不祖、无帝不宗。汉朝人以卑弱自持的美德,没有被后人忠实地继承。这也难怪,毕竟人是最容易忘记自己是谁的,尤其是身处高位之人。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5期 总第835期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16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