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赫的省会马扎里·沙里夫,在Hazrat Ali神庙喂鸽子的女人
(点击图片查看图集)
塔利班政权带给阿富汗女人的痛苦远远超过该政权存活的天数。女人们要熬过那场“人权灾难”(语出国际特赦组织),唯一的方法是想象自己已经死了,而活着和死去,在塔利班时期,又有什么不同呢?不得与丈夫以外的男人说话,不得出现在包括自家窗前和阳台在内的任何公共场所(除非有直系亲属陪同或从头到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纸禁足令下,求学、就业,一切基本人权都成了天方夜谭。
塔利班粗暴统治的5年间(1996-2001),终日处于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监视下的女人们活得毫无指望,恐惧既控制了她们的神经,也摧毁了她们的家庭。
“9?11”事件后,随着塔利班政权的垮台和多国人权项目的介入,捆住阿富汗女人的铁链有所松动——连议会、军队和警察系统中都开始出现她们的身影。这着实刺激到了极端保守势力,在他们看来,赋予女性平等的权利无异于往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伤口上撒盐,为了扼制这股势头,必须不择手段。
2008年,坎大哈警局的一名女中校被人谋杀。2013年7月,南部赫尔曼德省职位最高的女警遭枪击身亡。
过渡政府时期,1600人组成的阿富汗大国民议会中女性占一成。2004年,“两院议员中必须有女性和少数民族”被写入宪法。2005年,卡尔扎伊内阁中一度有3位女性任要职,如今在位的仅剩妇女事务部部长——包括低识字率在内的种种社文限制阻碍着女性步入政坛。此外,选民教育缺位,女性投票站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使“女性选民占五成”停留于理想状态。
更糟的是,在一些地区,生为女人意味着拿命换上学、工作的机会,10岁出头就被亲人嫁出去(阿富汗女性预期寿命仅44岁,孕产妇死亡率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特赦组织已将阿富汗列入“最不适宜女性生存的地方”。后塔利班时代,除非国民军从源头上管控住分歧引发的武装叛乱,否则阿富汗女人的整体命运难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