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为应对当前频发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今年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公安大学将成为全国第一家开设反恐专业的高校。
近年来,随着暴恐事件的增加,公安部门处置和预防相关事件时,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为公安部门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办相关专业算是亡羊补牢的做法。
任何一个年代的执法者都可能遇到新的挑战。因此,不断更新执法专业技能的培训,是所有警务部门必要的人力资源建设。香港警方早年间就曾经对三合会的问题非常头疼。
二战前,港英当局的执法策略是尽量避免进入华人聚集的区域。同时,谨防殖民地警方被华人黑帮渗透。因此,港英警方几乎不会招募本地人,官员由英国本土派遣,大部分警员均聘自印度和尼泊尔等殖民地。即便是华人警察,也是从中国山东地区招募而来的。
二战之后,由于国内战乱的影响,大量新移民从内地迁往香港居住。除了原有本地黑帮之外,上海和广东等地的黑帮和国民党溃军的特务组织,也开始在香港落地生根。
由于历史悠久,中国黑帮已经发展出一套完全独立于正常社会的密码体系和管理制度。此类有组织犯罪,已经成为一种组织之间的对抗。港英当局认为,此类地下社团的活动已经威胁到了殖民地政府的统治,因此,有必要对以三合会为代表的华人秘密组织进行必要的研究。
1960年,香港警务处出版了第一本名为《香港三合会》的内部研究书籍,同时成立了专业部门负责搜集、整理、调查与华人黑帮相关的刑事犯罪(也就是现在的“三合会及有组织调查科”的前身)。
依据港警的经验,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无论其是否带有政治目的),危害都远远大于一般的犯罪团伙。对其进行专门的分类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港警奉行情报先导战术,这得益于此前的研究资料积累。此时,香港警方已经基本掌握了三合会的所有仪式、切口和组织源流。此类知识的普及方便基层警员识别出街上人员是否黑帮分子,或者其行为是否为黑帮活动。
从近期发生的几次暴恐事件来看,内地公安部门几乎在所有环节都存在漏洞。任何一次恐怖袭击活动,从策划到实施都存在蛛丝马迹,反恐工作的情报获取不能单纯依赖情报系统。国家安全部门和军方情报系统,能够获取恐怖组织内部的高阶战略情报,但是对于孤狼和小组式的分散攻击行为预警能力不足。预防此类恐怖活动,依赖于日常排查和社会情报支援。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性的大规模人口流动频繁,普通公安民警和社区干部很难判断辖区内的人员是否与恐怖活动有关。因此,应该对基层进行必要的恐怖活动基础情报培训,使之能够识别出辖区内恐怖活动的迹象。
笔者曾经参与过一次由以色列专家主讲的反恐课程。主讲者用了大部分课时来阐述恐怖主义的起源、发展以及组织状况,并且着重讲述恐怖分子的行为特征和经常使用的联络手段。他向学员反复强调,在日常工作中反恐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识别出恐怖活动的征兆。
显然,公安部门也已经意识到社会情报能力不足。在公安大学的专业课中,恐怖活动的背景知识学习占较大的比重。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反恐专业的学员还应该掌握恐怖分子使用的方言、密语、文字和联络方式。反恐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不仅不断地招收掌握阿拉伯语和阿富汗当地方言的情报人员,甚至还为基层部队提供了自动翻译机。在美国反恐人员看来,语言能力是反恐排查工作必备的工具。
随着国内受过专业培训的反恐情报队伍扩大,基层缺乏反恐情报的现状将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