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早高峰,人们在燕郊福成五期小区门口的814公交总站焦急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在河北燕郊居住着近30万跨省上班族,由于交通配套相对落后,大多数上班族每天一早需要花去将近40分钟的时间排队上车,排队队伍有时长达数百米,许多人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拥挤的车厢和拥堵的上班道路让居住在燕郊的北漂们苦不堪言
(点击图片查看图集)
“北京要不起的,在这里都给你!”河北三河市燕郊镇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在高速路出口处,这样的房地产广告随处可见,满街的京牌汽车和四周高耸而密集的商品房住宅小区让人以为自己还身处北京。近年来,北京让人望而却步的高房价和限购条件让购买燕郊的房子成了许多北漂的唯一选择。
这些年来燕郊的房地产发展持续升温,一个个新小区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占据了这个小镇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积。燕郊居住着近30万跨省上班族,来往北京与燕郊的省际公交车远远无法满足跨省上班族的出行需求。
每天清晨不到6点,在燕郊某小区门口的公交车总站处,排队等待去往北京上班的人已经排到百米开外,许多人神情疲倦,拿着刚在路边买的煎饼豆浆,睡眼惺忪地随着队伍缓缓前行。虽然公交车每分钟就会来一辆,但面对为数众多的乘客还是显得捉襟见肘?!氨鸺妨?!小心点!谁不着急??!前面的别插队??!要座往后自己排队!”从队伍中不时传来争吵声,焦虑写在每个人的脸上,由于害怕路上堵车迟到,许多晚来的人从四面八方涌上公车,场面一片混乱。
业主物业之间的“战争”
“你今天必须要告诉我们问题什么时候能够解决!什么时候能拆除楼顶的信号发射器?!不给说法你今天就别想走!” 4月12日中午,在燕郊橄榄谷小区内,一群愤怒的业主围着小区的一位物业经理,大声质问。
今年2月,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联通公司把信号发射设备安装在了小区楼顶。业主们认为设备所造成的辐射会危害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多次到物业讨说法,物业一直闪烁其词,最后协调联通公司、居委会和业主们,到顶楼把设备电源断了电。业主们强烈要求将这些存在隐患的发射设备彻底拆除,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无奈的业主们只好拉着横幅走上街头,通过堵路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自从来这居住后我父亲的头发掉了很多,肯定和发射站的辐射有关,每天晚上都担心得睡不着。这里住了很多老人孩子和孕妇,现在信号发射台就建在我们房子上面,造成的辐射让大家都很恐慌,我们的健康谁来负责?”来自齐齐哈尔的潘女士是在北京工作的上班族,2012年在该小区买房,目前与丈夫、父母,还有9个月大的孩子一同居住。
生活在燕郊的“北漂”白领们普遍对当地小区物业的服务管理水平不满,许多小区物业不负责任的管理态度被人所诟病,而当地政府部门低下的行政管理效率让习惯了“北京标准”的业主们感觉生活在混乱之中,近几年燕郊的配套设施慢慢完善,但与业主们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
“超负荷”的学校和“耗不起”的医院
除了交通拥堵和物业水平,当地教育资源的不足也让许多居住在燕郊的父母们忧心忡忡。为了吸引买房者的目光,燕郊许多开发商都打出了买房送本地户口的口号,但过快增长的外来人口给当地本就不充足的教育资源造成了很大压力。大量外地孩子跟随父母来到燕郊定居,许多本地中小学校里都存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每个班级有60甚至90名学生,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几年前我孩子在北京上小学,学习成绩很不错,在年级排名都很靠前,一个班还不到20人,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现在孩子班里六十多人,老师还安排他坐在教室后排,根本听不进课,学习退步很明显。这里的老师水平也远不如北京,有条件的话我会再想办法给他转学到北京的学校里去。”说起孩子在燕郊的教育情况,来自河南的赵先生显得很担忧,他08年在燕郊买房,与妻子一同养育着上幼儿园的女儿和上小学的儿子。
与教育资源紧缺一样困扰着人们的还有当地的医疗问题。虽然多个医院就建在“家门口”,但是在燕郊看病无法在北京顺利报销,一般只有急诊才去看。尽管北京医院常常人满为患,但大病、慢性病却不得不选择在北京治疗。虽然医疗保险异地转诊制度能够解决异地看病问题,但看病之后仍然要回北京报销,手续多、周期长,让人“耗不起”。
30万居住在燕郊的跨省上班族每天都在两座城市间来回奔波。现实并不像房地产广告中描述的那般美好,过于拥挤的北京只能装下他们的梦想,而燕郊则用来安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