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4日,《后会无期》票房已过五亿。宣传总监常杰跟记者强调,“韩寒的电影不是粉丝电影,观众群覆盖了70、80、90三个年龄层。”
但事实上,观众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记者采访发现,一部分80后韩粉对导演韩寒感到失望,粉转路人甚至“粉转黑”。对比商人形象清晰的郭敬明,当年的青年领袖韩寒如今已面目模糊。“他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商人呢?”粉丝苏朵拉说。高冷是他们一度迷恋韩寒的原因,但也正因为这点,纠结于现实和理想的80后开始离开韩寒。
70后郑修闻则认为,韩寒身上混杂了这3个年龄段的某种特征,显得独特?!八扔?0后自我、放肆、不羁的才气;又有80后的审视、谨慎和纠结感;还有70后对权利意识的觉醒。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看韩寒,都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渴望外化的某种呈现,既是影子,又是一种内心的关照?!?/p>
1、炮灰汇聚成一条河,他至多拍出几朵浪花
在电影院看《后会无期》,生于1989年的魏醒从头笑到尾。他觉得韩寒做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事——给80后唱了一首失败者之歌。一个细节是主角马浩汉夹卤蛋,怎么都夹不起来。在互联网工作的他心有戚戚,“工作就是夹卤蛋啊?!绷硪桓龃蚨某【霸谄玻范疾辉敢飧砗坪鹤?。
但魏醒只给电影打两颗星?!昂魑晒φ?,不可能把失败者之歌唱好。所以故事从根本上来说,会这么差。任何一个经历过底层或者失败的人来讲这个故事,都比他讲得好。这个时代的炮灰汇聚成一条河,韩寒至多拍出了几朵浪花?!?/p>
“情怀很重要,问题在于他没有做好故事本身?!惫侵砦薹ɡ斫馀笥讶δ诙浴逗蠡嵛奁凇返囊黄扪锷?。她想起当年自己的每篇作文都要引用韩寒的话,“那个韩寒是反对任何大道理的,他现在成了他曾经反对的人了。韩寒应该是多元的,蔑视一切的。现在他像老师,要教育别人。我反感心灵鸡汤,不管是于丹的,还是韩寒的?!?nbsp;
孙毛宁认为,韩寒没变,是80后成长了?!芭牡缬暗暮故窃茨歉鲎骷液?,擅长写金句和段子。聪明、幽默,但情怀嘛……没感觉到?!?/p>
有的昔日铁杆粉丝甚至开始抵制电影。曾在高中为支持韩寒差点跟好友绝交的苏朵拉,坚决不看《后会无期》。她不喜欢导演韩寒在媒体上呈现的姿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苏朵拉对此早有体会,她只是不爽韩寒不承认身不由己这个事实,“他一边借‘国民岳父’自我炒作,讽刺郭敬明的身高,一边又对媒体说零迎合观众。请不要一边做着商人的事情,一边嘲笑商人的价值观。他本质上也和郭敬明一样,很会迎合市场,电影就是迎合了一堆豆瓣文艺青年。”而郭敬明一如既往清晰的商人形象,让她觉得“起码真实”。
迷恋过《三重门》的杨洋也不喜欢导演韩寒,“《后会无期》跟很火的网剧《万万没想到》一样,迎合了屌丝心理。但他用这么文艺的姿态迎合屌丝,就没有彻底的自嘲精神啊。像大家最近会讨论穷游的坏处一样。我们不喜欢装逼,才会有那些对穷逼文艺青年的讽刺。”
在魏醒看来,苏朵拉等人的态度反转折射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和真相:80后正进入压力最大、最奔忙的奋斗阶段,看清了物质的重要性,也都在为现实作出妥协?!肮疵骶退滴易约汉芘?,每天睡很少,努力追求物质。韩寒就说我玩啊,我不在乎啊。当然前者更让人觉得真实?!?nbsp;
2、“叛逆小弟弟”击中紧绷的无力感
《后会无期》也让一些70后对韩寒“路人转粉”。因时代的错开,他们不是当年韩寒的启蒙对象,更不曾对韩寒的叛逆心生同感。但片中几个小人物想要寻求远方和自由、却被现实紧紧裹挟的情节,让他们心生感动。
电影里的金句“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微博火了一把,其中传达的无力感说出了大批观众的心声。“杨幂等很多明星都在玩自嘲,但都没有韩寒做得极致。” 常杰认为,这次电影的口碑一部分归因于微博上意见领袖的肯定,而大多70后的意见领袖跟韩寒的关系一向不错。”
“70年代生人做任何事都要找到超出事情本身的意义。”在广州某文化传播公司担任制片的郑修闻从没看过韩寒的书,但就“关怀社会,超越自身”而言,韩寒引起了他的共鸣。他说,跟《小时代》只是不断制造梦境不同,韩寒在《后会无期》中造梦之后,会让现实把梦撕碎。郑修闻心疼男主人公马浩汉,满嘴宏大梦想,激情满怀,但最后又那么无奈。他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走在一条由梦想开启的路上,但一直对生活无力,时常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70后张路此前对韩寒的印象停留在“叛逆的小弟弟”,看完电影她感动了?!拔乙灿泄晟偾峥瘢钪泄庀柿晾龅挠涝恫皇亲约?。你看,那条小狗最后没有跟浩汉走,因为他什么也没有?!?/p>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裴谕新惊喜地发现,“有这样一个韩寒的存在”。他展现的中国不是纸醉金迷、疯狂发展的幻象。有人说,他的电影是一个大工地,你会发现我们就是生活在工地上。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她也不认同外界给韩寒戴的“伪公知”帽子,在她看来,韩寒的确是个成功人士,但他没有像其他成功人士那样一味标榜成功的意义。“他刻画的是失败者,失败者也值得书写。我不认为他在迎合市场,他只是跟大众合拍了?!?/p>
“也许70后已经可以接受失败这件事了。80后不能想这个事情。一思考,就会知道现在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蛘撸颐腔褂泻芏嗍虑橐?,根本来不及想?!蔽盒阉?。
3、实现自由的可能性
92年出生的又青今年大四。此前她对韩寒“完全没有感情”,《三重门》只看了第一章,韩寒的“愤青、公知”形象更让她无感。但冲着陈柏霖,她还是跑去看了《后会无期》。意料之外地,她被电影戳中了。其中一个情节是陈柏霖念的《que sera sera》歌词。她没想到会在一部公路片中听到这首她的最爱。她看了韩寒录制的《快乐大本营》。“何炅问韩寒为什么要用《女儿情》这首插曲,韩寒特别认真地和他们讲歌词,‘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旁边的人都一副戏谑的态度,他的认真显得落寞,同时又能用冷幽默化解尴尬。”就那一下,她简直要转成“真爱粉”了。
又青翻出韩寒的相关报道,发现之前“过于锐利”的他已回归平凡还能坚持所爱。她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八倒?,我认为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和我的价值观完全吻合。我们90后从小物质条件丰富,比起上一代人,更注重自我发展。我工作绝不是为了生存,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然就是浪费生命?!彼勰胶苁迪忠欢ǖ淖杂桑还苋祷故桥牡缬?,兼顾了喜好和赚钱。
有趣的是,打动70后的无力感,在90后眼里更有浪漫色彩,因为它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20岁的书芸觉得,虽然韩寒有刻意讨好观众的成分,但起码有个人魅力,有干劲,敢于尝试。电影无疑契合了他们爱自由、爱旅行的心??醋帕礁瞿兄鹘窃诼猛局谢ハ嗤虏?,23岁的慕容伟波想起自己跟好友一起游湖南橘子洲头,调侃起当年的毛泽东是不是吟诗时也会抽一口销魂烟,皱着眉头装忧郁,再往水下扔烟头。烟头掉在水里,发出嘶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