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陈独秀的位置摆正
陈独秀之所以成为悲剧人物,是因为他中年的彷徨。大家晓得陈独秀早年是一个风云人物,参加反清革命,而最重要的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创办《新青年》。
胡适讲,有3个杂志代表3个时代,《时务报》,康有为、梁启超;《新民丛报》,梁启超;再一个就是《新青年》,它成为五四时期那一代青年精神上的明灯。而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创办者被毛泽东誉为“思想界的明星”。
陈独秀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到团结一批人创建中国共产党。建党他是第一位的,叫做“南陈北李”——我们相当一段时间讲建党的问题只提李大钊,不提陈,似乎历史上没有这档子事情。1920 年8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建中国共产党,后来党史把它叫做上海发起组,这是中共的源头。我们纪念党的生日,讲党的历史功绩不能够脱离陈独秀。沙滩街头的那个五四运动的三角形雕塑,它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陈独秀。后来在红楼西边的围墙上做了一个浮雕,把陈独秀的位置摆正。你们去看那个雕塑,再和浮雕做一个比较,哪个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寻真无悔:陈铁健八十文录》
共产国际与国共两党
十月革命使许多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一个大的转向,分道扬镳。胡适这一派自由主义者转向了西方,而陈独秀这一派激进的左倾的知识分子转向了苏俄。
苏俄当时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它1918 年发表宣言要废除沙俄时代侵略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把一切沙俄侵占中国的权益还给中国,其中包括中东铁路。这个是非常诱人的啊,很多觉得在中国没有出路、寻找出路的年轻人就转向了俄国。其实这个诱人的宣言是个虚假的东西,后来都不认账,和北京政府谈判的时候这些东西全收回了,所以北京政府迟迟地不承认新的苏联。
这时共产国际成立了,1919 年。共产国际先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然后提出来共产党要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和国民党内的左派,就是亲共、亲俄的势力联合起来,逐渐地把国民党变成一个工农的党。另一方面,共产国际也扶植和武装国民党。蒋介石就是共产国际扶植起来的,认为他是左派,有时候又认为他是中派,就是利用蒋介石武装来对帝国主义、对军阀进行斗争,然后建立亲苏政权,这样可以屏障俄国在远东的安全。
孙中山、蒋介石对共产主义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争取俄国的财政援助、军火援助,学习你的组织,把国民党变成苏联布尔什维克党那样的一个坚固的组织,但是你共产主义和我三民主义是两码事,我不接受你的共产主义,这是孙中山和越飞(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谈判的时候明确说了的。
学术界率先为陈独秀“摘帽”
在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国际的决策今天看来有些是对的,但大部分是错的。过去加在陈独秀头上的一些罪名,我们经过近20 年的研究基本上都解决了。陈独秀头上是9顶帽子,叫做:二次革命论、托陈取消派、反党、反苏、反共产国际、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汉奸、叛徒,9顶帽子,在学术界统统都摘掉了。学术界的研究影响到官方的结论,所以《中国共产党历史》2001 版,这些“帽子”只剩下了一个右倾机会主义。而这个错误也是共产国际负主要的责任,陈独秀充其量是一个执行者。
陈独秀在整个大革命时期是一直向共产国际抗争的,动不动他就拍案而起,“我要退出国民党”,最后还是斯大林把他压下来。但大革命最后是失败了,先是“四一二”蒋介石开刀杀共产党,然后是7 月15 日汪精卫翻脸。1927 年对共产党、对工农群众,包括对国民党左派的屠杀,一年当中杀了31 万人。共产党到1927 年发展到5.7 万人,其中2.6 万人被杀掉了,2 万多人脱党叛变,剩下1 万多人。而国民党是从1927 年的100 万人锐减到1929 年的65 万人,其中很多倾向于共产党的左派青年国民党员也在清党当中被杀掉了。所以国民党后来的党员成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是以知识分子、学生、店员、工人为主。它从20 万的党员扩大到100 万人,这应该是国共合作的一个很大的成就,共产党人做了很大的贡献。地方上的党部的主持者多半是中共党员。大革命失败之后,土豪劣绅们把先进的、青年的国民党员排斥了或者杀掉了,然后他们掌控了地方的党部,国民党的腐败应该说从这时候就埋下了根子。
莫斯科的瞎指挥
中国大革命是斯大林在莫斯科??兀耆凑账樟哪J嚼粗富又泄母锩?,那就没有不失败的。比如农民问题,本应该减租减息,可是到了1926 年底1927 年初,莫斯科共产国际的第七次扩大会议决定中国要开展土地革命,要发动农民群众夺取地方的土地,这一下子就弄乱了。
北伐军的将士寄回家里给父兄的一些汇款,农会可以扣留,不许谷米出境,北伐军粮饷的供给就成问题了。农村可以随便设立法庭,处决所谓土豪劣绅。这样就把整个北伐军的后方搞乱了。陈独秀为什么主张限制农民运动的过火行为?就是为了这个。既然共产党要和国民党合作,那就要妥协、要让步,很多问题要商量,而不是在那里对立。但这个后来就被看成是右倾投降。
到1927 年7 月份的时候,斯大林已经看出了失败的结局,就说你们是机会主义,不执行我的政策,陈独秀就成了替罪羊。后来斯大林在1943 年解散共产国际的时候说了真话:不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在世的经验,还是我们今天的经验证明,用一个国际中心来指导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看来是错误的,我们当年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还陈独秀一个清白,还中共中央一个清白,这完全是莫斯科在那里瞎指挥造成的错误。
陈独秀了不起的就是他始终抗争,尽管他不得不执行。骨子里他始终认为我们不能受制于人。苏联要保持沙俄时代对中东铁路的控制,1924 年两国达成协议由中苏共管。1929 年,张学良要把中东铁路夺回来,结果很快就被苏联打败了。在这个过程中,陈独秀认为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提出来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是不考虑中国人民族感情的,这样的策略是错误的。这就将矛头对向共产国际了,所以共产国际决定开除他。陈独秀被开除了党籍,很快就成了中国托派(托洛茨基派)的领袖。所谓“托派”是共产主义运动当中的一个派别,不是反革命。苏联早给托派平反了。
陈独秀
独立思想的晚年
陈独秀的中年应该说是处于彷徨的阶段,他的晚年了不起。1932年的10 月份,他被南京政府逮捕。中国托派的旗帜是反蒋抗日,他和蒋介石没有妥协。陈独秀在南京的牢里蹲了4 年10 个月零8 天,1937年的9月27日出狱。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脱离了托派。出狱以后他就活动,既不亲共,也不亲蒋,要形成一个第三势力,在军队中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很快他就被三方面围攻,国民党、共产党、托派都攻他,所以他很快就离开武汉到了四川的江津,过着很清贫的生活,一直到1942 年63 岁的时候去世。
就是在这几年他的思想有了巨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到五四,回归到民主、科学。他最大的一个思想变化是对苏联的看法完全改变。他说,苏联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苏联的格柏乌(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克格勃的前身)统治,它的特务统治是人类三大反动堡垒之一,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是三大反动堡垒。他说无产阶级专政如果是专了敌人的政,我举双手拥护,但是如果专了人民的政、专了党员的政,那我是坚决反对。他这时候已经看到了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
陈独秀这一生从“康党”,就是康有为的改良派,到“孙党”,孙中山的党,到共产党,到托派,最后他是“终身反对派”——这是胡适看到他最后的主张之后给他的评价。他一直朝前进,不断地否定自我。
陈独秀的人格是刚烈和温情的统一。他说,“我小的时候不好好念书、不好好做事,我祖父就毒打,养成了我一种刚烈反抗的性格。但是我的母亲一见着我这种事就哭,所以我最怕的是眼泪,特别怕母亲的眼泪,女人的眼泪,所以我也有温情的一面?!钡亲艿睦唇?,陈独秀刚烈的一面是主要的。
陈独秀是安庆人,江北的书生有地缘的特点,很刚烈、很顽强。他说“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他始终是这种顽强、执着、抗争的性格,他就是这样一个书生。
《寻真无悔:陈铁健八十文录》
作者:陈铁健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