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后,举国上下会出现一股不大不小的情绪低潮,曰:假期就这么荒废了,什么事都没做,唉!尤其当学生的,总觉得自己有正事要做,不敢相信大好光阴已从指缝中溜走。我从前也当过学生,以为那股低落背后,埋藏着洗心革面的志气,仿佛再多给我几天假期,我就能撬动一个地球。现在跳出来,也看透了:再来一个长假,一切还是照旧。从放假之初的踌躇满志,到长假归来的垂头丧气。这是一套不变的仪式。
“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呢?”每年我们都叹息。这也成了仪式的一部分。
“管不住自己”是时下流行的状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神经系统出了生理病变。但其实翻译一下,这件事没那么复杂。人人都有,而且司空见惯。所谓管不住自己,就是说:自己做的总是没有想的好。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想太多。
我接触过不少进食障碍的来访者。很多人一说到进食障碍,首先想到厌食症或暴食症。其实在这个年代,比厌食症和暴食症更普遍的,是体重正常、食量也不算离谱的女孩子,却自以为患了暴食症,难以克制进食冲动,不堪其扰。她们渴望节食,以塑造更美好的体形,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她们的苦恼,跟那些长假不做正事的人一模一样:一边照常过着日子,一边幻想日子本该有另外一种状态。这种心愿是如此动人,而且仿佛触手可及,以至于他们宁愿相信,是自己无法如愿的生活本身出了问题。
但这种心愿很危险。它跟胸怀大志、追寻梦想完全不同。梦想是要付诸行动的。一个人工作的时候,他的全副心思放在工作上,这是追梦;而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偏把全副心思放工作上,这就是幻想。幻想的结果只能是负面的情绪状态:“又干坐了这么长时间,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呢?”但自责有什么意义?想法并不能创造半点价值。这一点,任何一个老板都明白。
人在哪里,心就安住哪里,这是立足现实的态度。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点点做,总比空想着坐上玛莎拉蒂、一骑绝尘要来得积极。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顽疾。
我曾经试图劝我的来访者放弃幻想,得到的是犀利的反驳:“谁说那是幻想?”然后我明白过来,最危险的幻想,并非坐上玛莎拉蒂,而是“用双腿走快一些”。因为这样的想象不算离谱,仿佛只差一点就能实现。幻想自己像马云一样富可敌国,太不切实际了,但是想象自己国庆长假少浪费几天时间,多做一点正事,何其现实?同样,一个女生不会想变成安吉丽娜·朱莉,但她总可以盼望自己少吃一点,让身材再苗条几分。这样实际的目标,怎么还是幻想?但是,请允许我指出,这就是幻想。无论是高效工作的时间,还是节食养护的身材,从它们产生之初,到它们变成过去时,从来都没被赋予真正的现实感,看似具有现实的形体,却如梦幻泡影般一个个炸灭。
不算离谱的幻想,毕竟还是幻想?;孟胫悦匀?,因为它总能给失望的人以告慰。但告慰是暂时的,破灭之后只剩哀伤,哀伤于那些从未实现过、但总是差一点就能实现的梦幻——所以哀叹自己走得不够快的人,比哀叹坐不上豪车的要入戏更深,治疗也更难。这个时代的失意者,看起来已经接受了现实,却总放不下对自己的不满,就是这么个原因?!叭绻以倥σ坏愀枚嗪媚兀俊逼涫?,还是抱着最后一点幻想不肯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