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大概都知道,我花了近十年时间撰写《新君王论》系列,期间我读了很多中外领袖传记和故事,去钻研他们的领导技巧。其中一个意外收获,是涉猎了不少这些领袖生活中的琐事,细加咀嚼,不难从侧面透视他们的性格和作风,更能立体地了解他们。
其中一个有趣的横切面,就是饮食。英文有句谚语,叫“you are what you eat”,中文意思就是“人如其食”。看看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喜欢吃些什么,会对他们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得到一些有趣的启示。
食物除了能反映当事人的性格、为人和作风之外,餐桌之上,还有更多更高深的政治学问。例如,吃不吃饭、和谁吃饭(或不和谁吃饭)、如何吃饭、在哪里吃饭、吃些什么东西、吃相如何……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从来都不是简单填饱肚子的问题,而是涉及更多微妙和含蓄的政治信息。
未来一段日子,在《餐桌上的领袖》这个新专栏里,我将会与读者分享不同领袖的饮食习惯和趣闻,从中看看他们少为人知的另一面,探讨一些不太一样的政治。
法国盖世枭雄、沙场悍将拿破仑,你猜他喜欢吃什么?
大家可能以为他身处法国这个美食殿堂,权倾一时,称霸大半个欧洲,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定吃得十分嘴叼,食不厌精。
大错特错!拿破仑的饮食喜好,完全反映出一个粗线条军人的作风,全副心思都在打仗和政治上,四肢发达,味蕾却十分简单,欠缺生活情趣。对拿破仑来说,吃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他并不愿花太多的时间,通常在15分钟内草草了事。他尤其讨厌等待,所以厨房工作人员必须在他吃饭时把菜立即端上。这样的快餐,不难想象,必定不会是精致的菜肴。
拿破仑惟一会主动要求的菜式,是“马伦哥炖鸡”(Chicken Marengo),一道味道浓郁的意大利菜。这道菜背后更有一段传奇故事。
话说1800年夏天,拿破仑出兵意大利北部边境的奥地利领土,其军队穿越山路崎岖、地形险要的阿尔卑斯山,在马伦哥(Marengo)这个地方遭敌逆袭。在一天的酣战之中,一度势危,后来才转危为安,取得关键胜利。拿破仑认为这是他戎马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胜利,奠定了他的霸业。
当时的随军厨师杜南(Dunand),知道拿破仑上阵前从来没心情吃东西,打完仗后却要立即大快朵颐。但山野之上好食材难求,加上杜南知道主人的脾性,便按急就章,找来一些野味,首先是一只野鸡,忙乱到以军刀斩件,以橄榄油煎之,再以西红柿、洋葱、蒜头、香草,以及拿破仑酒瓶中的白兰地酒来调味,再伴以煎蛋、河中找来的小龙虾,再以配给普通士兵的碎面包伴食。
这样的一道菜,美食家可能觉得食材“风马牛不相及”,并不协调,但不料,拿破仑却大赞好吃。
从此之后,拿破仑每次打完仗后,都要吃这道菜。但后来有人指出,拿破仑钟爱这道菜,恐怕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很好吃,而只是觉得它“彩头”好,为他带来好运,让他打胜仗而已。
拿破仑甚至一直坚拒改变这道茶的配搭,即使厨师觉得小龙虾很难找,想把它删除,换成更配合味道的磨菇,也遭拒绝。又有一次,厨师将鸡肉换成了牛肉,结果惹得拿破仑大发雷霆,臭骂了一顿。他认为这样会带来霉运。
惟独有一次,白兰地酒用完了,厨师偷偷以葡萄酒代替,继续若无其事煮这道菜,却未被拿破仑发觉追究,让人对这位大将军的味觉有所怀疑。
这更进一步让人觉得他喜欢这道菜,只是因为彩头好,有利他打胜仗而已。拿破仑便是这样一个只知道打仗和政治的人物,岂止饮食,就连他的三段婚姻,都不是出于纯真的爱情,而是都与政治考虑及盘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