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_全国名媛凤楼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

逝者 | 棋手与智者之外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文 黄广明(广州) 编辑 白伟志 日期: 2018-01-03

11月30日,吴清源在日本去世,享年百岁。吴清源14岁赴日,学习围棋,进步飞速,并于1939至1956年间在十番棋赛中将所有日本顶尖高手打降格,创立了围棋史上的“吴清源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昭和棋圣”、“一代宗师”。

11月30日,吴清源在日本去世,享年百岁。吴清源14岁赴日,学习围棋,进步飞速,并于1939至1956年间在十番棋赛中将所有日本顶尖高手打降格,创立了围棋史上的“吴清源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昭和棋圣”、“一代宗师”。

在围棋专业领域,他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对其巨大成就人们已有共识,无需赘言。而在围棋之外的生活与人格方面,吴氏的主流形象是:不食人间烟火、将围棋技艺和文化演绎升华到人生境界的哲人智者。其中以金庸的评价最具代表性,这位武侠小说大师说自己最佩服的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惟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p>

吴清源晚年也说过,“我始终不渝地将围棋和宗教信仰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对我来说,胜负与信仰,如同人离不开水与火一样,缺一不可?!薄叭绻皇且幻迨?,很可能我会从事宗教研究?!闭馑坪跻灿≈ち恕疤觳牌迨帧庇搿罢苋酥钦摺钡闹髁髌兰鬯苑切椤?/p>

但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对吴清源人生简单的“圣人化”表述,或者一开始就把他当“神”的态度,会忽略他一生的丰富性,以及他凡人与成长性的一面,会让我们忽略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这个更值得考察的主题。

吴氏少年时代由中国赴日本留学,原本是两国间绵延两千年文化交流的一桩善事与美谈,但时代弄人,他在专业上建功立业的时代,恰逢中日两国两千年交往史中最黑暗的一页,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华民族浴血抵抗,而吴清源这个中日文化交流的符号,逐渐变得尴尬起来,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的纠葛、法律层面的国籍往复,以及两国政治与公众的情感投射,让这位单纯的天才被动地卷入政治之中。在中国民众中,对吴甚至有着“抗日英雄”与“文化汉奸”两种极端的评价。他对居住国与母国的敌对冲突备感迷惘,而又对两国强加在他身上的政治意义由开始的无感到无解,终至于无奈。

比如1942年秋天,受汪精卫政权最高经济顾问青木一男的邀请,已加入日本国籍的吴清源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彼时中国正浴血抵抗日本侵略,太平洋战争已开打近一年。吴清源等访问了上海和南京。沦陷区的人多数热烈欢迎他,对许多人来说,在中国人受尽日军欺凌的时候,吴清源在围棋的世界里打败了日本人,为中国人争了光,是英雄。

不过,也有另一极的评价——上海的大街上,有人贴上“吴清源是文化汉奸”的宣传漫画,画中吴清源的脖子上挂着赏金。为此,伪政府还派特工在旅馆附近巡视,确保其安全。

吴清源异常痛苦,“我一个人站在走廊里想了两个小时。我想,如果我帮助了日本人,那么大家叫我汉奸无话可说,可是我并没有这样做,所以我真的很苦恼。”

再如国籍在中日之间多次往复,他也颇多无奈。日本战败后不久,有4个自称为“中国代表团”和华侨的人,找到吴清源,拉着他去派出所,强迫他放弃日本国籍。按道理讲,脱离国籍必须是本人意愿,当办事人员提出质疑时,中国军方代表训斥道,“战败国的国民还有什么可说的!”

此事吴清源完全被动。后来他也遭到许多日本人的误会与指责,“吴清源在日本受到那般良好的照顾,可是,日本一成为战败国,他却急急忙忙地恢复了中国籍。他可真是个忘恩负义的薄情郎?!?/p>

有意思的是,此事发生后不久,由读卖新闻社策划的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之间的十番棋第一局开始了,此时,他几乎两年没摸围棋。第一局,吴清源输了。中国军方代表又找到吴清源,一顿责骂后,将他的临时护照又收了回去。这样,吴清源夫妇成了无国籍的“国际游民”。

可以说,吴清源一生的三大主题是围棋、信仰与政治,前二者是他主动追求的,而在政治面前,他是被动的、无奈的。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特别是中日之间的关系,一直裹挟着这位天才棋手的命运。

把吴清源视为神是有问题的,回顾他的一生,他跟无数普通人一样,有过身不由己,有过迷惘,有过抱怨,有过大时代背景下的卑微,有过受政治的操控,有过为生活的柴米油盐和家人处境的妥协和打拼……吴清源漫长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和矛盾因素,黑与白,胜与负,冲淡与激烈,单纯与复杂,宗教与俗世……当然还有战争与和平,中国与日本。

这是我期待一部更好的吴清源传记电影的原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1期 总第831期
出版时间:2025年05月12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