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_全国名媛凤楼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

舌尖上的领袖 | “老好人” 的胃口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文 蔡子强 日期: 2018-01-03

福特是美国战后惟一一位没经过选举洗礼便侥幸入主白宫的总统,他是借着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下台,才以副总统身份顶替的。

福特是美国战后惟一一位没经过选举洗礼便侥幸入主白宫的总统,他是借着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下台,才以副总统身份顶替的。读者会问,就算是副总统,不都要在大选期间陪同总统穿州过省竞选吗?问题是,尼克松原本那位选举拍档另有其人,他是安格纽(Spiro Agnew),因金钱丑闻下台,才由福特代替,因此福特入主白宫时根本没有经过总统选举洗礼。

当他走马上任总统时,幕僚鲍勃?哈特曼对他说:“你将会是一位‘伟大’的总统(great president)?!痹趿?,福特却回应:“那我可不知道,但我真的想做一个‘好’总统(good president)?!庇腥诵稳?,福特是美国近代史上能力最被低估的总统。他在任期间,事事躬亲、勤于政务,却一直得不到同胞的谅解和欣赏,被视为庸碌无能的“阿?!笔阶芡?。有民主党议员说:“他可能不会动脑筋,只懂辛勤工作?!?/p>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出闸脱脚”、“落笔打三间”,甚至可说他是战后这方面表现最差的一位总统,到后来即使表现明显转好,尤其是经济与外交上最后一年成就突出,但却为时已晚,他永远跳不出最初几个月为自己掘下的坑洞:他在公众全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特赦尼克松,给人狼狈为奸的感觉;他那前后矛盾、搞得一团糟的“打击通胀”计划,以及表演得一塌糊涂的黄金时段电视演说等,都为他塑造了一个朋比为奸、庸碌无能的形象。

再加上他其貌不扬、不善辞令且笨手笨脚,传媒对他往往恶意丑化。一次,福特访问日本,走下“空军一号”时,一个踉跄差点跌倒,这个画面被人一再播放,甚至有电视台在一节新闻中竟播了12次!

然而随着时间过去,福特反而得到后世越来越多的认同。传记作家埃德蒙?莫里斯(Edmund Morris)更把他形容为:“美国近代能力最被低估的一位总统?!碧乇鹗歉L刈魑桓稣瘟煨涞牟偈睾推犯?,在今天尔虞我诈的政治圈,尤其弥足珍贵。

《美国总统的七门课》一书作者曾把福特形容为“正人君子”(A Man of Character),而两位研究美国历任总统心理、性格和领袖特征的学者Steven J. Rubenzer及Thomas R. Faschingbauer,亦曾把福特与艾森豪威尔威尔归入同一类,称作“好人”(Good Guy)。

福特心地的确很好。例如,当南越战败时,美国国会拒绝伸出援手,但福特却冒险派出“雷霆救兵”,把5万个曾经帮过美国的越南人救出,收容他们到美国。对于美国本土政治来说,这几乎是自杀行为,但他却择善固执。即使到了今天,那个危城告急、直升机最后一刻从美国大使馆徐徐升起的画面,仍教人难忘。

这位“老好人”的饮食口味又如何呢?

毫无意外,福特的口味简单又健康,早餐通常是鲜榨橙汁、一片水果如蜜瓜、一至两个英式松饼(涂上人造牛油和果酱)以及热茶。福特夫人惟一会向厨房要求的,就是每天以她的配方为第一家庭烘焙新鲜面包。周日的早餐会特别一点,吃的是福特的心头好——金黄格子烘饼(waffles),配以草莓和酸忌廉,或者德国苹果煎饼(German apple pancake)。

福特夫妇也爱喝汤,午餐很多时候十分简单,就是汤配面包。

晚餐则会丰富一点。福特夫妇的心头好,是一种以波士顿生菜、红洋葱片配以油、醋、芥酱、蒜等调制的法式沙律酱汁。福特的口味很开放,既喜欢受德国料理影响的中西部菜式,例如红酒炖猪肉、排骨配酸菜、各种卷心菜食谱;到了周日,他也会喜欢英式周日烤肉(Sunday roast);他亦爱吃意大利面、云吞与千层面(spaghetti, ravioli and lasagna),事实上,当上总统那一晚,他便是以此为晚餐;偶尔他也想吃中式炒杂碎或者砂锅菜。福特也会提出要甜品,如雪糕配水果,心头好则是草莓和柠檬布甸。

福特任内美国经济低迷,为了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这位总统在平常吃饭时把头盘减去,宴会只奉以美国本地酒。糖价贵得天高时,他甚至把糖瓶从餐台上拿走,能省就省,这就是这位老好人的作风。

(本文部分取材自Henry Haller所著《The White House Family Cookbook》;以及Barry H. Landau所著《The President’s Table》)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1期 总第831期
出版时间:2025年05月12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