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楚原根据金庸写就的《倚天屠龙记》拍摄了上下两部同名电影。那时赵敏还叫赵明,由井莉饰演。比起观众熟悉的张敏或黎姿,井莉的扮相未显得特别明艳或聪慧,但人物最洒脱。
小说与影视剧里,赵敏均为张无忌弃父离兄,与明教一体;只有井莉版的赵明把张无忌给甩了。夕阳下,井莉骑上马,拂衣绝尘而去,成为金庸女主角中最独特的一位。
这也是井莉从影生涯中少有的需要“打”的电影。此前近二十年,邵氏致力于打造“彩色武侠动作新世纪”,胡金铨、张彻、楚原纷纷奠下基业,成为新派武侠电影大师。也是天时人和,二十出头的井莉,把好年华的光彩都留在了邵氏清水湾影城的古装片场里,似水柔情。拿她的话说,“做女主角,发挥比较浪漫的一面?!?/p>
楚原拍过无数古龙电影,井莉是担当主演最多的女星。她和狄龙合作尤其多,“《天涯明月刀》《萧十一郎》里他都是做大侠,我就是跟在他后面走的那个女人?!?/p>
张彻作品刚硬,偏爱可疑的兄弟情深,女性则如信手拈来的小花、不足为道的点缀。井莉也演了不少这样的局外人。彼时,两大武侠导演作品不断,井莉亦出演了很多刀光剑影中的儿女情长。她这一时期的角色似乎有些定式,2006年,天映曾与洲立举行了一场“光影璀璨·邵氏之夜”活动,给几位邵氏资深影星颁奖,井莉获“柔情似水”奖。但至少井莉本人不拒斥这种印象:“我不怕被定型。定型未必不好,人家至少记得那时候的戏是(我们)那个形象?!?/p>
井莉在访谈中提过,父亲井淼是演员、话剧导演,小时候自己睡不着,就把父亲的剧本翻出来看,有时还会站起来演。她4岁那年,一家人从山东移居台湾,后来又迁至香港。1966年,井莉在香港珠海大学念社会教育系时,父亲和邵氏签下合约,拍片也带了她去,正巧公司相中,让她拍了陶秦导演的由琼瑶小说改编的《船》,那是她演艺生涯的开端。拍片前,她为了不辜负赏识,仔细观察街上孕妇走路的姿态,不敢松懈。因为在戏里亮眼,井莉接着拍了同样出自琼瑶的《寒烟翠》,成为最早一代琼瑶女郎。
一年后陶秦又选中井莉,让她演《云泥》。女主角熊素素患有精神分裂症,时而忧郁时而乖戾,井莉诠释得好,获得当年金马奖“最有希望之女星”称号。
她的角色大多唯美,和她本人的审美契合。她最记得楚原的《朱门怨》。她演表妹,和表哥青梅竹马,却因八字不合不能结婚。一个场景是,她回到表哥家里,临走时所有亲戚都来相送,她左顾右盼找表哥,“我是众里寻他,结果寻不着。是很失望、很悲哀的。那个眼神我记得很清楚。演完以后我心里都觉得,好难过。”
楚原拍戏很浪漫,经常叫井莉穿白衣,吟诗词。井莉也爱那份古典的清幽。她多年后仍恋恋《流星蝴蝶?!防詈笾鞯拇?,那部电影一改武侠片的硬桥硬马,公映后一度风靡。井莉去台湾,前来的影迷都“疯了一样”。此后,不断有台湾的独立制片打电话找她拍戏。
踏入电影圈时,井莉赶上了文艺爱情片卖座期,又在阳刚暴力美学的武侠片里成为特殊的一抹柔情;80年代初,赌片盛行,她成就了几个女老千形象。
从影十余年,井莉心中有两个遗憾:不知为何,总是武侠和古装找上门,直到1980年她才在陈家荪的《摩登土佬》里演了个“时装人”;她喜欢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如果给我演一部这样戏的话,真的马上退休都行了。最后也没有演成那样的戏?!?/p>
息影后,井莉专心做了家庭主妇,仍有很多导演找上门,但她一一拒绝。谈及原因,她讲,恐怕是一生平顺,因此缺乏上进的动力,而且“拍张彻导演和楚原导演的戏,总给我留下一种浪漫的情怀。我觉得人在年轻的时候多数都是美丽的……我想留下一个比较美丽的回忆”。
井莉的从影期是1967年到1980年代初,再过十来年,邵氏的辉煌时代便走向尾声,而井莉早早选择在鲜花着锦时离开。12月9日,据邵氏电影制作总监黄家禧透露,井莉去世,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