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_全国名媛凤楼_威客小姐网登录入口

抑郁症丨我为什么总是这么糟糕?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曾旻 日期: 2018-12-13

这就像是陷入一个抑郁情绪的沼泽,越是挣扎陷得越深

一旦开启,就会持续地下降。这是很多人对抑郁情绪的感受。

抑郁的人,从难以起床的早上开始,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声音,反复地进行自我批判——“我又无法按时起床,我真是太糟糕了?!闭飧鱿敕ɑ峤せ罡髦指芯踉愀獾某【?,以及未来可以变得更加糟糕的预期。

这就像是陷入一个抑郁情绪的沼泽,越是挣扎陷得越深。这个挣扎的过程,我们叫作反刍,它看似是在发现抑郁这个令人不适的问题,但对于解决问题并没有益处,它只是在强化自己的感受。

反刍,原本指某些动物进食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因为我们的某些经历,思维中会有某些想法反复出现 :心理学家用反刍(或者思维反刍)来隐喻这种现象。

很有意思的是,Depression 这个词我们翻译为“抑郁”或“抑郁症”, 但在另一些语境下,我们也翻译为“沮丧”或“萎靡不振”?;痪浠八?,当我们标签一个人抑郁症的时候,其实他最初的感受或许只是因为某些事情受挫,而感到“沮丧”。

“沮丧”非常常见,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是生活的常态。大到一次面试的失败,小到没有准时赶上公交车,这些事情都可能令我们感到一些“沮丧”。真正令这些小小的“沮丧”情绪,成为我们无法承受的“抑郁症”的,往往是因为我们在“沮丧”的时候,脑子里反复出现对抗“沮丧”的某些想法。

没有赶上这趟公交车,到底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运气太糟糕了吧 ;总是在这种时刻不走运 ;我总是那个不被上天眷顾的人 ;上一次也是同样......

面试失败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确实没有能力 ; 不仅如此,我还特别不自信,别人都不喜欢我,我总是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上一次也是同样......

于是,这样的思维反刍,就把我们导向了一个深渊——

我不好,没人会喜欢我,我的存在毫无价值。 在对于抑郁症的成因的科学研究中,反刍(rumination)是受到关注最多的行为因素之一。例如,Spasojevic(2001) 发现,反刍是和抑郁症相关的风险因素中,最普遍的一种。 陷入“沮丧”的人常常很无辜,他们会觉得,我已经主动地去思考,想办法令自己感受好一些,为什么还起反作用了呢? Watkins(2005) 的研究给出了一种解释,反刍常常是聚焦于自我的,它常见的形式是“我如何如何了”,因此 面对挫败带来的“沮丧感”,反刍只会增强“我很糟糕”的感受,而不会对现实中的问题解决有帮助。在动物反刍的例子中,反刍的反面是消化。当食物在胃里被消化后,反刍便不会出现。当人们面对“沮丧”的时候,思维反刍的反面是什么呢?某种程度上,它对应的是情绪上的“消化”。我们可以“消 化沮丧”这种感受。

感受可以被“消化”,一种可能性是,人们可以承受这种感受,在“沮丧”时思维并不聚焦于“我如何了”,而是“问题如何应对”。另一种可能性是,人们能够理解这种感受,在“沮丧”时理解它的成因和性质。人们可以理解“沮丧”是因为自己看重,或相信“沮丧”作为一种情绪感受,它天然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情绪本身是一种短暂的状态,它时而高涨时而低落,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人们习惯在情绪低落时卖力地寻找问题的根源,也因此深陷其中。

?

文 曾旻

编辑 杨静茹 rwzkhouchuang@126.com

?

参考文献 :
Spasojevic, J. , & Alloy, L. B. . (2001). Rumination as a common mechanism relating depressive risk factors to depression. Emotion, 1(1), 25-37.
Watkins, E. , & Moulds, M. . (2005). Distinct modes of ruminative self-focus: impact of abstract versus concrete rumination on problem solving in depression. Emotion, 5(3), 319-328.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1期 总第831期
出版时间:2025年05月12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