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摩拜单车CEO不久后,胡玮炜被传任职WKUP单车董事。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单车品牌,产品包括公路单车、折叠单车等。
2018年12月23日,胡玮炜发布内部信,称因个人原因辞任CEO,由公司原总裁刘禹接任。2018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后,原CEO王晓峰辞职,后由胡玮炜接任?!霸诿劳攀展耗Π?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焙忪吭谀诓啃胖行吹?。
随后有媒体称从工商信息更新上获悉,摩拜单车入股WKUP单车,新增的董事即为胡玮炜,这被认为是她的新去向。对此,摩拜单车方面不予置评,而胡玮炜则通过微信朋友圈回应称工商信息更新滞后,但未正面回应是否加入其中。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知名创始人,如果入股并兼任一家单车制造公司,这也不足为奇。而且,胡玮炜也曾对外表示自己未来还会在出行行业创业或任职。
胡玮炜个人的工作经验为公众所知——十年汽车行业记者,后创办极客汽车,又于2014年与团队创办摩拜单车。在移动支付普及的情况下,率先使用智能锁的摩拜单车很快就被市场接受。尽管前期单车过于笨重被人诟病,但随着迭代,如今摩拜单车几乎已解决该问题。
而资本加持使得过去不到3年间,共享单车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仅摩拜、ofo这两家公司上线第一年,融资额就是当年滴滴、快的同时间的69倍。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ofo和摩拜的竞争而资本不断投入,甚至拿融资的速度也成了两家公司的竞争点。扩张没有边际,回报迟迟无望,资本方开始希望两家公司尽早合并,结束竞争。
以投资ofo的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为例,在公开场合对待共享单车的态度从坚定支持ofo胜利到妥协,认为合并才可能盈利。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共享单车行业淘汰了一批追风口的其他品牌单车,基本剩下头部两三家公司持续抗衡。
一直到2018年4月摩拜被美团用27亿美元收购,而在ofo寻求投资无望期间,它的主要投资方阿里巴巴开始扶持另一家共享单车——哈啰单车。从摩拜被收购开始,这样的局势基本也宣告了共享单车行业的落幕。
胡玮炜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自己从没有想过会被投资人要求领导摩拜单车这个项目。但随着市场铺开,竞争开始,她不断被塑造为一个低调、冷静的文艺女性创业家——与ofo和其创始人戴威的激进不同。她甚至在多次采访中表明自己对共享单车的“混战”不关心,只关心产品和城市服务。
与ofo和戴威不断被报道创业维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创业故事不同,摩拜从拿融资到最后被收购,胡玮炜总是一副“云淡风轻”,其朋友圈时不时分享音乐、父亲的雕刻作品,从不正面回复任何热点和新闻。
而互联网创业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从兴起、资本进入、竞争、合并/收购到最后市场以一家或两家为主而稳定下来。相较网约车从兴起到滴滴与Uber合并的4年,共享单车只用了不到3年,现在同样的情况又在共享电动滑板车领域出现,仅Lime和Bird两家美国公司在2018年的融资额,就是Uber第一年拿到的融资额的2000倍。而中国则是因为电动车的各种限制,至今还没有太多浪花。
不管胡玮炜是否加入WKUP单车或是开始另一个新的出行项目,创办摩拜单车以及在共享单车领域从竞争到冷静,让她足以在之后的互联网创业中获得更好的经验、看得更远。